第十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在上海成功举行
日期:2019-11-01 点击次数: 来源:公会秘书处
2019年10月31日,由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主办,上海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同业公会及上海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上海证监局副局长吴萌、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李军、中国期货业协会秘书长吴亚军、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陆丰、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晓明、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玉飞、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晓刚分别致辞展望,开启本届年会大幕。
吴萌副局长指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从期货品种的国际化,到即将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对外开放的力度持续加大。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增强,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服务乡村振兴,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到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全国有效法人客户数量、持仓占比均增长显著。吴萌副局长表示,近年来,上海期货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二是内生约束持续强化;三是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服务三农和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吴萌副局长强调, 期货行业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持续提升对各类投资者的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严守合规底线,有效管控风险。机构投资者要持续强化投研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提升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贡献力量。
李军副局长认为,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期货业的发展成绩斐然,一是规模发展迅速,商品类期货和期权成交量位居世界前列。二是影响力不断提升,铜、铁矿石、pta等期货品种价格逐渐成为国内定价的重要参考,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增强。三是市场运行日趋平稳、规范,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体制,“穿透式”监管也得到了国际高度认可。四是助力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2018年上期所推出首个国际化品种原油期货,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郑商所的pta期货也成功引入境外投资者,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正全面落实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要求,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大场内市场,更好的发挥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还要加强场外市场建设,促进场内和场外市场协调联动;不仅要大力发展商品期货市场,还要加强金融期货市场的建设,完善金融期货市场品种,继续推进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加快形成国际市场的“中国价格”。
吴亚军秘书长表示,当前是培育和发展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机构和产业投资者历史上的大好时期。从需求来看,因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机构和产业投资者参与和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从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来看,期货及衍生品已成为大类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初步形成了有期货与期权、场内与场外协同,从境内向境外拓展的新格局,现在的期货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适合机构和产业投资者参与。从市场的品种和工具来看,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70个品种,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3只商品期货etf获批不仅为投资者配置商品类资产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投资方式,同时也为机构投资者开发设计更多产品、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从市场结构来看,场外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仓单互换、基仓等交易平台的推出都进一步打开了实体企业产业投资者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空间。机构和产业投资者是我国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期货业协会将继续推动机构投资者更好的参与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推动市场功能的更好发挥。
陆丰副总经理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近年来持续做好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在新产品推进方面,通过“一主两翼”布局,不断丰富期货期权、仓单平台等多层次市场体系。在市场运行方面,上期所螺纹钢、原油期货、白银、黄金成交量均居世界前列,成绩斐然。在参与者结构方面,截至9月末,上期所的客户总数、机构投资者成交量、上期能源客户数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在完善规则方面,上期所先后规定了天然橡胶等相关规则,发布了上期原油价格指数,同时运用场外期权深入推进期货加保险扶贫项目。在市场监管方面,提升一线监管效能,稳步推进新一代检查系统的研发工作,上线四大“看穿式”监管系统配套模块,有效确保市场稳定运行。在市场服务方面,以品种业务的创新发展为契机,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上期所推出了第二个国际化品种20号胶,在新加坡设立了境外办事处,完成了香港和新加坡地区注册及56家境外中介机构的备案。未来,中国的期货市场将大有可为,上期所将与各位一起奋斗,不断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
王晓明副总经理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上市的期货品种也达到了70个,在此背景下围绕“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机构化、多元化”主题,深入探讨期货市场发展的道路与方向,对于推动我国期货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商品交易所为适应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做了以下努力:一是加快品种创新和供给,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和策略组合,目前郑商所已上市20个期货品种和2个期权工具,初步形成了兼有期货期权,场内场外协同,从境内向境外拓展的新格局。二是改善市场流动性,提升机构投资者参与空间。三是市场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四是积极探索场外市场建设,提供产投融合新途径。五是大力推进国际化,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下一步,郑商所将继续大力推进产品业务创新,做精做细已上市品种,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不断完善结算交割系统,以期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上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王玉飞副总经理表示,近年来大商所一直高度重视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的培育和服务工作,包括机构客户在内的单位客户逐步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大商所持续推进同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市场主体的合作,在开展“保险 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试点的同时,持续加大商品指数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进多元化建设,在不断丰富产品和工具的同时,依托场外综合服务平台初步构建起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互联互通的新机制、新通道。未来,大商所将加快推进新品种新工具新市场建设步伐,丰富产品工具供给;加快推进已上市品种的国际化,提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市场价格;积极完善合约制度及规则,提供更加高效的市场;搭建机构服务实体的广阔舞台,丰富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的场景,搭建机构与产业对接的平台。大商所将在初步实现多元开放战略转型的基础上不断巩固稳健发展态势、和谐生态环境和战略转型成果,不断充实多元开放的市场内涵,不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产业企业参与程度、期货价格影响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张晓刚副总经理指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平稳,各类投资者有序参与,并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但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结构还不够均衡,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政策准入的限制,二是规章制度设计还有待完善,三是部分品种和合约流动性和深度的不足提高了投资者交易移仓的成本,四是市场培育还不够全面。未来,中金所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相关部委完善相关的机构准入政策,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交易制度,进一步便利机构投资者参与;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继续研究动态保证金、组合保证金制度,完善担保品管理;加强市场培育培训力度,加强机构人员培训,提高期货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做好机构客户的服务工作。
论坛上,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以《2020:破风乘浪》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就目前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及对2020年市场环境的预判进行了分享,他认为未来中国挑战和机遇同在,能否顺利获取引爆新一代产业革命的基础,是我们资本市场核心的使命,也是中国未来转型发展核心的逻辑所在。他指出,要引发新一代产业革命,需要四轮准备:一是找到动力源,如数据、人工智能等;二是体现在资本市场中早期收获者的出现;三是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四是对传统产业的全面赋能和改造。每一步都会出现万亿市值的大公司作为投资的核心标的。未来十年,中国的核心资产将围绕5glot、高端制造、新能源和芯片技术等,我们正在为新一代的技术革命做充分准备。
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新伟分享了他对金融衍生品助力实体行业发展的一点思考,他以塑化行业为例,谈到了金融衍生品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及对未来的展望。他认为,目前塑化企业发展是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期货,一条是现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不仅对市场进行启蒙、引导和培育,还催生了整个行业能力的提升。未来,在衍生品交易中将会对数字化产生巨大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效率提升、期现业务综合评价、衍生品风控、产业研究、精准营销、供应链金融建设等方面的需要。
此外,年会还设立了主题对话,几位期货业界的资深老总就年会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届年会主题为“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机构化、多元化”,并设5个分论坛,分别涉及“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服务风险管理新常态”、“qfii-助力中国衍生品市场国际化”、“丰富期货市场服务模式,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迎接期货市场金融科技新时代”和“产融升级——持续推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广度和深度”5个议题,深化探讨了期货行业如何与各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等领域的密切合作,推动期货市场更好的服务于机构投资者,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包括各路行业精英在内的各类机构投资者近千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期货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新浪财经、和讯网、东方财富网、fx168财经集团、万得资讯、扑克财经、经济观察报,以及第一财经、国际金融报、澎湃新闻等媒体争相对年会盛况进行了专题报道与现场直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 copyright © 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 电话:021-68401088、68401590、6840088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镜像以及链接 联系邮箱:shfa@shanghaifa.org.cn